標題
    統一交易賬戶中的關鍵術語和公式
    bybit2025-09-02 11:30:57

    免責聲明:本文的中文譯文採用機器翻譯生成,人工編輯版本將隨後發布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基於賬戶

     

    期限

    定義

    公式

    總淨值

    賬戶下所有資產的總權益,不考慮抵押品價值比率(以 USD 計算)

    賬戶餘額 + 永續和交割未結盈虧 + 期權估值 

    保證金餘額

    在考慮抵押品價值比率(以 USD 計算)後,可用作賬戶下保證金的總金額

    全倉

    賬戶餘額 + 永續和未來未結盈虧 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賬戶餘額 + 永續和未來未結盈虧 + 期權估值

    賬戶 IM 利率

    賬戶的初始保證金基價

    全倉

    起始保證金 / (保證金餘額 - 減倉損失 + 訂單損失)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起始保證金總額 / (資產淨值 - Haircut Loss + Order Loss)

    賬戶 MM 利率

    賬戶維持保證金基礎率

    全倉

    總維持保證金 / (保證金餘額 - 理髮損失 + 訂單損失)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總維持保證金 / (資產淨值 - Haircut Loss + Order Loss)

    起始保證金總額

    賬戶初始保證金總額(以 USD 計算)

    Σ 未平倉頭寸起始保證金 + Σ 運行中訂單起始保證金 + Σ 借入資產起始保證金 

    總維持保證金

    賬戶下的維持保證金總額(以 USD 計算)

    Σ 借入資產維持保證金 + Σ 未平倉頭寸維持保證金 + Σ 運行中訂單維持保證金 

    永續和交割 UPL(未結盈虧)

    USDT 永續和 USDC 永續及交割合約下的未結盈虧總額

    ∑ 資產 - 基於永續和交割未結盈虧

    減發損失

    現貨訂單導致潛在價值損失總額(以 USD 計算)

    ∑ 現貨代幣減持(全部現貨訂單)

     

    註釋:查看減發損失的定義】

    訂單損失

    永續訂單價格與標記價格的偏差所造成的保證金潛在價值損失總額

    ∑ 資產 - 基於訂單損失(全部永續和交割訂單)

    買入單損失: 

    分 【0, (標記價格 - 訂單價格 ) × 訂單數量】

     

    賣出單損失: 

    分 【0, (訂單價格 - 標記價格 ) × 訂單數量】

     

    【註釋:請參閱訂單損失的定義】

    期權估值

    賬戶下的期權總價值(以 USD 計算)

    ∑ 資產 - 基於期權估值

    現貨槓桿 槓桿

    用戶所選資產維度的現貨槓桿倍數

    槓桿在資產級別設置,而不是交易對。

     

    例如,如果您爲 USDC 設置槓桿,則只要您借入 USDC(例如,以 BTC/USDC 買入 BTC),槓桿就會適用。 同樣,如果您爲 BTC 設置槓桿,則它適用於借入 BTC 進行賣出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基於資產

     

    期限

    定義

    公式

    USD 估值

    資產的 USD 價值

    (以 USD 計算)

    賬戶餘額

    UTA 錢包中實際持有的資產數量,以 USD 計算。

    資產淨值

    未考慮抵押品價值比率的資產權益

    資產賬戶餘額 + 永續和交割未結盈虧(USDC 和 USDT) + 期權估值

    永續和交割 UPL(未結盈虧)

    USDT 永續和 USDC 永續及交割合約下的未結盈虧

     

    USDT 和 USDT 合約:

    1. 多倉
    (標記價格 - 開倉均價) × 倉位數量

    2. 空倉

    開倉均價 - 標記價格) × 倉位數量

     

    反向合約:

    1. 多倉 

    倉位數量【(1/開倉均價) - (1/標記價格)】


    2. 空倉

    倉位數量【(1/標記價格) - (1/開倉均價)】

     

    期權估值

    期權總價值以 USD 計算

    期權標記價格 × 倉位數量

    保證金餘額

    考慮抵押品價值比率(USDC 和 USDT)後可用作保證金的資產金額

    全倉

    賬戶餘額 + 永續和未來未結盈虧 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賬戶餘額 + 永續和未來未結盈虧 + 期權估值

    可用餘額(衍生品)

    可用於開立 USDT 永續、USDC 永續和交割以及 USDC 期權倉位(USDC 和 USDT)的資產金額

    全倉

    保證金餘額 − 起始保證金總額 − 凍結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資產淨值值 − 起始保證金總額 − 凍結

    起始保證金(未平倉頭寸和運行中訂單) 

    初始保證金是創建衍生品訂單和倉位所需的最低資金金額

    活躍訂單起始保證金 = (訂單金額/槓桿) + 預計開倉手續費 + 預計關閉倉位手續費 

     

    USDT 和 USDC 合約:

    訂單金額 = 訂單數量 × 訂單價格 

     

    反向合約:

    訂單金額 = 訂單規模 ÷ 訂單價格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倉位起始保證金

    (倉位價值/槓桿)+ 預計關閉倉位手續費 

     

    USDT 和 USDC 合約:

    倉位價值 = 倉位數量 × 標記價格

     

    反向合約:

    倉位價值 = 倉位數量 ÷ 標記價格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對沖倉位 IM(全倉模式):

    估值更高的倉位:

    1. 做多倉

    IM = (標記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÷ 槓桿) + 【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× (1 -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】 + (入場價格 × 淨倉位數量 × (1 -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)

     

    完全對沖後,淨倉位規模 = 0

     

    2. 做空頭倉位

    IM = (標記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÷ 槓桿) + 【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(1 +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】 + (入場價格 × 淨倉位數量 × (1 +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)

     

    完全對沖後,淨倉位規模 = 0

     

     

    估值較低的倉位:

    1. 做多倉

    IM = 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× (1 − 1 /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

     

    2. 做空頭倉位

    IM= 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× (1 + 1 /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

    起始保證金(借入資產)

    現貨保證金槓桿交易金額 

    資產借款規模 × 借入資產 IM 利率 

    IM 利率(借入資產)

    借貸資產所需的初始保證金率

    借入資產的 IMR = 1/槓桿

    借款金額

    可用餘額不足的相應資產的總借貸金額

    全倉 

    ABS 【分(0,資產淨值 − 買入入期權起始保證金 - 期權正估值 − 資產凍結)】

     

    組合保證金

    ABS 【分(0,資產淨值 - 凍結)】

    維持保證金(未平倉頭寸和活動訂單)

    維持保證金是維持衍生品倉位所需的最低資金金額。

     

    所需的維持保證金率取決於您的風險限額。 未平倉頭寸和訂單的 MMR 要求會隨着風險限額等級的上升而增加。 請在此處查看相應交易對的風險限額。

    維持保證金 = 倉位數量 × 標記價格 × 維持保證金率 + 預計關閉倉位手續費

    對沖倉位的 MM(全倉模式):

    估值更高的倉位:

    1. 如果是多頭倉位 

    MM = 【(標記價格 × 淨倉位數量 × MMR) − MM 扣減】 + 【入場價格 × 對沖倉位數量 × (1 -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】 + 【入場價格 × 倉位數量 × (1 -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】 

     

    完全對沖後,淨倉位規模 = 0

     

    2. 如果是空頭倉位

    MM = 【(標記價格 × 淨倉位數量 × MMR) − MM 扣減】 + 【入場價格 × 對沖倉位數量 × (1 +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】 + 【入場價格 × 倉位數量 × (1 + 1 ÷ 槓桿) × Taker 費率】 

     

    完全對沖後,淨倉位規模 = 0

     

    估值較低的倉位:

    1. 如果是多頭倉位

    MM = 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× (1 − 1 /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

     

    2. 如果是空頭倉位

    MM = 入場價格 × 雙向持倉位規模 × (1 + 1 / 槓桿) × Taker 費率 × 2

    維持保證金(借入資產)

    觸發自動借貸的資產佔用的維持保證金金額。

    借入金額 × 借入資產的 MM 利率 

    維持保證金率(借入資產)

    維持借入資產所需的保證金率

     

    所需的維持保證金率取決於您的倉位等級。 借入資金的 MMR 要求隨着倉位等級的上升而增加。

    請點擊此處查看每枚借幣所需的維持保證金率。 

    期權起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 

    有關如何計算期權初始保證金和維持保證金的詳細信息,請點擊此處

     

   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?
    yesyes沒有